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眼看羊肉火锅里的汤在咕噜咕噜冒泡泡,如同一张啰里啰嗦的大嘴,在说个不停,唐风年干脆不猜了,微笑道:“唐某愚钝,请曹兄见谅。”
曹将军用大手拍一下大腿,叹气,道:“你是读书人,一定知道几百年前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武将最怕的,是奸臣进谗言。”
唐风年一听这话,若有所思,但暂时不表态,因为他曾经跟石师爷探讨过岳飞的故事,师徒俩一致认为:害死岳飞的真凶不是秦桧,而是幕后黑手——当时的皇帝赵构。
武将怕奸臣的谗言,奸臣的谗言为什么害死武将?因为有个昏君听取谗言,忠奸不分。
所以,武将真正怕的还是昏君。
唐风年为官谨慎,不敢议论“昏君”二字,因此不表态,只洗耳恭听。
曹将军停顿片刻,注视唐风年,眼看唐风年不开口,他便继续说出自己今天宴请的目的:“风年,你进京之后,在皇上和大臣面前,只要替我多美言几句,你便如我的再生父母!”
话将落音时,他伸出右手,握住唐风年的手,显得郑重其事。
一听“再生父母”几个字,唐风年的表情明显吃惊,连忙表态:“曹兄言重了。”
“唐某一向敬佩曹兄的慷慨和豪爽,与您在大同府一起共事,百姓安居乐业,胡人不敢进犯,大家有目共睹,事实胜于雄辩。”
“唐某给亲友写信时,也忍不住夸赞曹兄。”
为了让曹将军安心,唐风年不介意说几句“甜言蜜语”。因为给对方戴高帽子,堪称打仗时的“兵不血刃”、“杀人于无形”,是唐风年在官场中学到的“智慧”。
使用这个“智慧”,自身付出的代价最少。
曹将军点点头,笑眯眯,显然很满意。
唐风年再次以茶代酒,与他干一杯。
一杯酒下肚之后,曹将军主动提出:“等你出发时,我派兵护送。”
唐风年当即拱手道谢。
两人谈笑风生,表面上十分投缘。
等酒宴散场,唐风年回到马车上时,笑容却消失殆尽。可见,之前的笑容只是假笑罢了。
朝廷忌惮文武勾结,他哪敢去皇帝和大臣面前给曹将军美言?
在朝廷中,“美言”是要担责的。一个官员犯罪,另一个官员被牵连的例子数不胜数。
唐风年考虑得越明白,嘴巴就闭得越紧。
— —
由于大同府距离京城不算太远,所以唐风年和赵宣宣出发的日子推迟到腊月中旬。
马车中,唐母怕冷,身上穿着貂裘,捧着暖手炉,猫猫窝在旁边的笼子里。
除了怕冷,她还胆小、忐忑,一路上询问许多次:“巧宝,咱们去哪里?”
她在后院待久了,害怕出远门,很不习惯。
巧宝恰好与她相反,高兴极了,兴奋极了,搂住唐母,笑道:“咱们去京城,姐姐也去京城,咱们一起回家。”
在她心里,家不是老家岳县,而是京城里那个气派的熟悉的唐府。
唐母一手拿暖手炉,一手牵巧宝的手,眼神如小鹿一样,有一种返老还童的单纯。
途中下大雪,赶路的人没心情欣赏雪景,反而嫌它碍事。
他们到某处驿站休息时,驿站里的人一听说来者是大同知府唐大人,顿时眼睛冒光。
紧接着,另有几个男女仆人自称是受韩县令指派,特意等在这处必经之路上,为唐知府献上好酒好菜和礼物,以此感谢唐知府上次派神医给小衙内治病的恩情。
听他们说完后,唐风年和赵宣宣才想起此事,两人对视片刻,用目光商量,心有灵犀一点通。
然后,唐风年婉拒韩家的礼物,并且说几句好听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