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与名门天才来场盛大的会面(1 / 2)

他从天上来 杨宇龙 340 字 2020-03-01

无尽大陆上面大大小小的国家有数百个,其中最强者毫无疑问便是如今的大宋王朝,其次便是隋唐汉晋楚等国,分别占据了东西南北四块大陆的鳌头,这南方大陆,便是属隋国国力最为强大,梁国在南方大陆的版图上面,只是一个小国而已,但却因为大禅寺落地于此的关系,即便是隋皇都不愿意轻易得罪梁国的君主。

梁国自太祖建国以来,便是举国推崇佛法,全民结为佛教信徒,包括萧家皇室在内,世间传说当年的梁武帝陛下曾经多次想要遁入空门,拜在佛宗门下修行,都被大禅寺的方丈大师给拒绝了,后来武帝陛下索自己剃光了头发,赖在寺中不走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早已无法考证这些故事的真假,但是却足可见佛宗对于梁国影响有多么的深远。

佛陀释迦牟尼祖师的得道,应该可以说是佛宗最为重要的几个节了,想必到了那个时候,梁国皇室一定会倾尽举国之力去办好这个得道大典,按照大先生所说,如果天下宗门齐至的话,应该便可以算是近些年来最为闹的一场盛事了。

对于那个传说中松柏长青的五台山,陈临辞也有许多的向往,虽然由于李清海和方泊舟的原因,导致他对佛门没有太多的好感,但是当年在应天城的时候,大禅寺的和尚们却也曾不止一次的向他抛来过橄榄枝,让他对这个无尽大陆上最厉害的三个宗门之一充满了好奇。

大先生笑道:“佛道两宗近些年来私底下搞了不少小动作,清风道场的事,我多少也有些了解,小师弟此去梁国,断不可意气用事,毕竟三大宗门之间还未曾撕破脸,若是闹得太过难看,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陈临辞笑道:“大先生,这么大的事,恐怕陈临辞还没有资格代表儒生道场吧,想必道场定然会派个使团过去,那么多人一起,您难道还担心我会耍什么子不成?”

“小师弟果然天生聪慧。”大先生笑道:“没错,这次前往梁国,乃是由齐老夫子带队,会有大概十余人前往,小师弟你只是其中的一位,但却也是刚入道场的这批新生里,唯一的一位。”

“谢大先生瞧得起陈临辞。”陈临辞笑着说道。

大先生说道:“既然已经进了道场,叫我大师兄便可以了,叫先生实在是太生分了些。”

大师兄?心中冒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陈临辞的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银尘大师陛下的那个猴子影响,陈临辞心道叫大师兄可以,我可不是您的猪师弟。

此时不过是晚秋十月,得道大典却要腊月才会开幕,汉国到梁国的路程,正常赶路的话,也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所以改口叫了大师兄之后,陈临辞与大先生闲聊了一会

,便回了自己的小屋中。

将《符箓真典》平放在桌上,打开那一页《兰亭集序》,永字依然安静的躺在那里,似乎从来都没有变成过八把剑刺痛过陈临辞的眼睛,陈临辞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只好又出门买了一杆狼毫大笔,研了一砚的墨,准备也像当年的书圣大人一样,开始练练字试试。

修行界有一句名言,一位书法大家不一定是神符师,但是每一位神符师却肯定都是书法大家,每一张符纸的背后,都是无数笔墨的练习,陈临辞想到书圣大人当年练字的时候,洗毛笔将一池子的水都染黑的故事,不深以为然。

既然瞧不出什么名堂来,那何不效仿当年的书圣大人,亲自提笔去写一遍永字,感觉一下其中的真意?

陈临辞将宣纸铺开,提起毛笔,看了一眼《兰亭集序》,然后落笔开始模仿帖子上的字,准备落下永字的第一画。

永字八法,指的是永字的八个笔画,也就是点、横、竖、钩、挑、撇、撇、捺,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