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妙人李显忠(1 / 2)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284 字 2022-10-25

李显忠这个名字,赵桓不是很清楚,但他在历史上绝对是个赫赫有名的大宋将领。

如果说辛弃疾是南归将领中的意难平,壮志未酬,不能建功立业。

那李显忠大概就是辛弃疾的理想版,一切都是按照辛弃疾所憧憬的方向发展的。

这位南归将领,被大宋名将吴玠直接评价为:“忠义归朝,惟君第一。”

历史上靖康之难后,宋军大败,大片土地沦陷,他李显忠与父亲就身处沦陷区内。

他父亲李永奇带家人二百余口南归,被金军赶上,两百余口皆遇害。

只有李显忠带着二十六人被迫投奔西夏。

大概这位李显忠是说三分的故事听多了,特别崇拜关羽。学着关羽,帮西夏生擒久为西夏之患的金将“青面夜叉”而归。

但夏人因李显忠心向宋朝,产生矛盾,就以铁鹞子军进攻李显忠军。

铁鹞子军,这是西夏的超级王牌骑兵了。

在大宋境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毕竟西夏就是靠着这支重骑兵部队,屡屡在战场上逆转形势。

不论是与大宋作战,还是与辽国作战,这支铁鹞子骑兵都战功赫赫,杀敌无数。曾经无数次在战场上逆转局势,拯救西夏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当中。

但南归的将领一般都比较勐,辛弃疾和李显忠都是其中佼佼者。

辛弃疾能打出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战绩,这位李显忠也是丝毫不弱。

面对西夏第一强军的进攻,李显忠带所部人马拒之,手舞双刀驰入敌阵,英勇奋战,夏兵大溃,被杀死、践踏约一万余人。

西夏的第一强军,几乎在他手中全军覆没。

在之后的抗金战场上,他也是战功赫赫。

最显着的一战就是绍兴三十一年,金帝完颜亮统大兵进犯淮西一带。淮西守臣王权畏敌弃地,独身而逃,把淮西一片疆域拱手相让,使天下震荡。

这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朝廷启用了李显忠。他率军渡江,奋力杀敌,将淮西州郡全部收复。此次战役关系甚大,宋廷转危为安,李显忠也因此名声日盛,武阶官直接擢升为最高级的太尉

不过牛人,脾气一般都比较古怪。

李显忠自然也不例外,他独自作战无往不利,但后来在赫赫有名的隆兴北伐中,却因为与同僚不合,使这场规模宏大的北伐以失利告终。

但这也不能全怪他,这场规模最庞大的北伐战事,除了他,统军的全是坑队友。

他的顶头上司是张浚,没错就是如今大宋被誉为小诸葛的右相张浚。

之所以号为小诸葛,就是因为这位宰相,实在是不通军事。

与诸葛亮带着少量部队在敌国境内来去自如,吊打敌军不同。

这位小诸葛宰相,在历史上,一生经历过无数次规模庞大的北伐战事,他都指挥几十万的宋军,以多打少。

但结局却总是一败涂地,横尸数十里,阵亡难以计数。

隆兴北伐,他又是总指挥,都督众军。

李显忠有这么个顶头上上司已经够糟心了,他的同僚,另一位领军大将邵宏渊又是个心胸狭隘的主,再一次犯了宋军的老毛病,见死不救,按兵不动。

使李显忠孤军奋战,终因敌强我弱而败退,宋军损失惨重。

最终导致规模庞大的北伐失利。

总之,这是一位个人勇武能力出众,而且壮勇忠烈,能率部迅勐进攻,建立奇功的将领。

而东山都督府当前最需要的其实就是这种将领。

一名周瑜这种儒将,他能指挥几万人纵横捭阖,破敌百万。

但在几十人、百余人的小规模战事中,还真不一定打得赢李显忠率领的勐攻勐打。

岳飞的军事眼光,那是当世无人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