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高级猎头(1 / 2)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225 字 2022-09-17

一位粟特人,最近的中原生活在怎么过?

赵桓猜测了一下,对苏黛问道:“她不会还在雇人翻译书本吧?”

苏黛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她早已经不满足这方面了。她在向中原输送人才。”

“通过范思忠的关系,她跟太学签了份合同,成功向太学输送一位西方数学家,就获得一千贯的报酬。”

赵桓哑然失笑,她这是当起了高级猎头啊。

如果说西方比东方要有哪个方面优秀、文明一些。

那自然是西方的体系化、理论化数学文明。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数学家文明成果不一定比得上大宋,但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

学术进步,本来就是取长补短。

读书人的偷,那真不叫偷。

比如东方会把西方的数学理论拿来用,西方也会借鉴东方高度发达的文明结晶。

九九乘法表,中原自古有之。

但西方两千年后,也开始大规模引进这来自东方的文明成果。

赵桓其实也蛮好奇的,西方没有九九乘法表,他们怎么做基础运算?

但只想了想,赵桓就放弃这方面的思考,数学他不会就是不会,转而问道:“西方的数学家愿意到中原来吗?”

苏黛点头,说道:“中原盛世太平,富庶繁华,又给学者极高的待遇,西方数学家也有一颗普通人的心,自然愿意前来。”

这倒也是,不要说学者就应该神圣无私。

对绝大部分人而言,都希望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没道理,普通人希望过好日子,学者就一定得过清贫苦寒的生活。

普通人锦衣玉食的时候,让学者挤在只有几米的逼仄房间内,看着妻儿子女衣服打着补丁,面有菜色。

有知识不是原罪,他们不必一定要过苦日子。

他们也有追求更舒适生活得权力。

赵桓说道:“在大唐之时,四方胡虏皆以到长安生活为梦中追求。盛世长安以开阔得胸襟吸引了无数异族人杰,为中原效力。”

“我朝论富庶还在大唐之上,朕也希望,这天下各族人杰都怀有一个东京梦。”

“期望于能以自身才学,在东京有所发挥,从而锦衣玉食,富贵成功。”

所谓得东京梦,自然针对得是那些异族的人杰。

赵桓从来不反对引他国人才为己用,世界各地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学者,或通过移民或通过求学,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大宋,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使大宋迈向更加的繁荣。

这种事,在绝对意义上而言,都是非常正确的。

大宋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朝廷就应该发挥出国家冠盖古今,远超中外的绝世财富,走出一条与前朝历代不同的盛世之路。

大宋就是有钱,能以财富源源不断地收割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人杰。

所以赵桓转头问道:“太学司业来了吗?”

陈东立即从人群里走出,恭敬拱手,说道:“臣在,恭候官家示下。”

“朕觉得这份人才引进合同非常不错,可以增加一笔拨款。”

“范围不仅局限在数算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畜牧学家、冶金学家、化学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地图测绘学家以及建筑学家都可以引进。”

“朕会让皇家财团也出一份赞助,只要太学引进的学者,皇家财团会额外再赞助一笔财富,作为人才的安家费用。”

如果算上医学家、建筑学家、冶金学家、地质学家等各种人才,每年中原从世界各国引进的学者或许就多达一两万人。

这可是学者,一生都在汲取知识,学习人类的文明成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