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书从何来(2 / 3)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3194 字 2022-01-14

大事儿,他又想由大监来统军。

结果就是李勉卢翰李晟三个人都不太同意,卢翰最为反对,李勉有些迟疑,而李晟是犹豫。至于李泌和陆贽纯属于李适拉来帮自己说话的。

陆贽是常侍,李泌这会儿是度支判,都有参与讨论的权利。

李勉是首宰,他的态度最重要。李勉之所以是迟疑而不是反对,是因为,他是皇帝宗室,并不感觉内官统军有何不妥,迟疑的是李晟等人的态度。

卢翰是官二代,他爸爸卢正己三任节度使,入九卿兼中宪,是两朝元老,不过这会儿已经死了十多年了,爵太子太保。

做为范阳卢氏的嫡子嫡孙,卢翰天然的就站在皇帝的对立面,怎么可能同意宦官统军?

而李晟之所以没有明确反对而是犹豫,是因为前面张军和他提起过这事儿。

张军的意思是不反对也不纵容,禁军乃皇帝亲军,皇帝想交给自己信任的人是自由,但要控制权柄和范围。

张军还给他举了鱼朝恩和白志贞来做例子,说了一下李适现在的心理活动:现在除了内官他还敢完全相信谁?

所以张军的意思是,皇帝的心态需要时间来慢慢调节,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他安心,让他感到安全,而不是一昧的反对。

张军的话,李晟还是相当重视的。

不是因为官级,而是因为从起复长安到收复淮西这一系列事件中张军表现出来的果绝狠辣,还有那份对大唐的赤诚。

李晟能明显的感觉到,张军忠诚的绝对不是皇帝,而是大唐。

“李卿。”李适看着李晟唤了一声,眼中有些恳切。就是带着些哀求的意思。

“报……”外面传来一声长长的诵报声。

站在门侧的霍仙鸣正被卢翰左一眼右一眼的瞪的心里发慌,闻听声音马上抬脚出了殿门:“何事喧哗?”

来通禀的小令官差点翻个白眼,你哪只耳朵听到我在喧哗的?可是不敢。

“回大监,凤翔郡王张与宣慰使孔有上书从郓州须昌至,另有随从军将属众百余人等在宫门外等候发落。”

“郓州?”

“正是。”

“门外何人?”

“是为平卢淄青节度使李麾下诸将及属众。李节度使的家眷亦在其中。”

“嘶……”霍仙鸣倒吸一口冷气,殿门外的气温都上升了两度。太特么惊悚了。

伸手拿过小太监手里的书匣反身就往殿里跑,差点被门槛绊个嘴啃泥:“大家,大家。”

“何事如此失措?”李适还没见过霍仙鸣如此失态,抬头不解的问了一句。

“大家,张节镇与孔大使,郓州上书。”

“郓州?”

屋了里的人全部惊疑的扭头看过来,李适也顾不得礼数,直接站了起来:“果然是郓州?”

“是郓州。”霍仙鸣急行几步把书匣捧到李适面前,低声说:“那李纳的家眷及部将属众正在宫门外等候大家发落。”

“当真?”李勉跳了起来。

“上书在此。”

李适也没有验封查印,迫不及待的暴力打开书匣取出书信来看。

‘臣朝请郎,张。

淮西已覆,臣奉敕北巡,扫荡宋州,贼寇尽除,至郓州……

……臣与黄河楼船之上烹羊以待平卢淄青李节镇及诸将属,坦明高义,得李节镇诺,弃藩镇之使入朝为官……

……今李节镇家眷及其部属家众已一并入京,请陛下酌情安顿即可……

……臣怀君志,与宣慰使孔,原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向赴魏州,恳切陛下静待佳音。上。’

“陛下。”看着李适越看越激动,把个上书抖的像扇风似的,李晟忍不住唤了一声。

“好,好。好一个凤翔郡王。深明吾意,大快吾心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