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蕃兵(3 / 3)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208 字 2023-04-28

损失,总体而言还是很麻烦。

随驾的大军除了部分宫廷卫士、银鞍直全部外,还有突将、义从、飞熊等军,以及新来的一部分蕃人,此刻站在神都苑内的便是了——

千余名宝露等羁縻州女真精壮,外加鄚州、纪州、郿州、率州等苦寒之地的靺鞨部落兵千人。

渤海人也没有忘记出兵,他们总共凑了千人,多为世家、富户子弟“有材力者”。

前年遣使入贡的室韦诸部派了千余骑兵,没有敷衍了事,整体水平还是可以的。

草原七圣州大点兵,各拣选契丹、奚、渤海、汉儿精壮三百,凑了两千人。

乐州高句丽大族遣兵千人。

内务府还送来了债务奴隶一千六七百人。

各族蕃兵总计约九千一百余人,主要以精壮勇悍之徒为主。邵树德又给夏鲁奇选派了九百名年纪较大的禁军老兵,凑足万人,训练成军后伴驾西征。

这些其实都是前面几年东征的成果,而今兑现了一部分。

打西域嘛,禁军不需要出动多少人。

路途遥远,人吃马嚼,花费甚大。此战兵贵精不贵多,六大巡检使部落、诸宫奴部、辽东蕃兵凑个几万精锐,外加禁军马步兵数万人,河陇蕃部再抽调一部分精壮,差不多就够了。

打赢了胡人,难道就为了给个册封,让他们不闹事就满足了?

不,那是你没有真正统治他们,所以没有能力令他们流血卖命。只有真正把胡人纳入己方统治,成为这个国家一分子,才有可能令其心服口服,派兵随征。

邵树德一直为李世民能从印度河摇来人攻打高句丽而惊叹,也为他能让高句丽人去葱岭打仗而佩服,唐太宗是真正得到了诸部、诸国认可的“共主”。

蕃人酋豪不是傻子,他能看得出你有没有把他们当自己的臣民对待。

一次两次会上当,次数多了,人家就不陪你玩了。

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蕃人的土地始终对中原没有认同,中原始终对他们没有法理宣称,人家自己也不认。

不认,接下来就是对抗,结局就是防线收缩到长城。更极端点,对长城外的部落名称、实力、游牧地、首领名字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事真发生过。不信去问问明长城外的各种“兔”,他们弄得清楚草原上是什么情况吗?那是真真两眼一抹黑,离长城三十里的部落都不清楚具体情况,只能靠满腹经纶的官员们去北京城外做生意的批发市场找人打听,然后将道听途说的消息乱写一气,作为能够影响国策的文件交上去。

离了个大谱!

至于技术扩散什么,更是无稽之谈。人家可以从印度、中亚、波斯、阿拉伯、渤海、朝鲜、日本获得技术,历史上吐蕃的铠甲风格、工艺带有很明显的印度、中亚技术痕迹,与唐朝完全是两个路子,质量也相当不错——吐蕃人可是三天两头就下山去印度劫掠的。

突厥、回鹘的官制、文字更是与中原没有什么关联,与中亚倒是有脱不开的关系。

各个不同区域的文明独立发展,在古典时代很难拉得开代差。

技术封锁什么的,未免太自大了,效果还不如贸易封锁——渤海国承自高句丽,从龙泉府那壮丽的宫殿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女真、契丹诸部完全可以就近获得技术来源,稍远一点还可以去朝鲜,压根不需要从中原获取。

“让诸部开始操演。”邵树德坐了下来,看着列阵的军士,下令道。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