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云松(1 / 2)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崔轻水坐在讲道台上,上万核心弟子从高到低整齐端坐在他用法术开辟出来的从山腰处突出来的平台上,倾听祖师难得的讲道。百年前,崔轻水曾在主殿前庭处诵读道纲,后来被弟子们在此处建起一个高台,为避免遮挡主殿又往前挪了几百米,成为了承法门声名远扬的讲道台,而承法弟子更喜欢称之为论道台。

受祖师的影响,承法弟子很喜欢在讲道台处谈论道法,互通有无,论道时也如同风水祖师那般裹上灵力,所以外城的蒲团依旧抢手。后来承法弟子愈来愈多,便变成了只有到了金丹级才有资格上讲道台论道,有一段时间演变成了上论道台只为显摆而不为琢磨悟道的现象,但很快就被崔乾师祖下令制止了。

自从承法门的一切都走上正轨后,崔轻水就如同其他宗门那些境界高的修士一样,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像今日的讲道,那是每十年一次的盛事。

台下的弟子听得懵懵懂懂,其实也不怪他们,崔轻水直到突破至应天境,才感应到世界的构造,明白了自己先前为何总是推断不出应天之后的境界。

这个世界的构造神奇的与张衡的浑天说不谋而合,最外面有一层结界,也可以称作世界壁垒。结界内有三枚衔在一起的蛋黄,也就是天仙、凡俗、幽冥三界,蛋黄被蛋清包裹着,蛋清即是天海,这便是天海能够连通三界的原因。

承法门的心法是出了名的依靠天赋,但能够窥得道之真义后晋级速度也是一等一的快。崔轻水提前讲解天地构造的原因就相当于在打基础,待修行至应天境后,不论先前有多少疑惑,在提升了对天地的感知后便豁然开朗,对于其他法门来说最难的窥天这一环节对于承法弟子来说反倒不算什么了。

时至正午,崔轻水刚走下道台,就有个童子小跑着迎上来道“拜见风水祖师,国君今日设午宴,请祖师赏光。”

国君自然是昌国国君云松,熊昌议和后云松提议将承法门立为国教,但被崔轻水婉拒了。国教虽好,也不过是天仙界争强信众的苟且事,承法修士走的是悟道练身的修行方式,不需要掺和进去。

这下云松犯了愁,风水祖师一不求名二不为利,但是做的事是板上钉钉的摆在那,他是个讲规矩的人,可奈何对方不要赏,便提出像普通人一般宴请一回聊表谢意。

既然是宴,那总不能闷闷的,云松就主动讲些自身对于承法门无为道的理解,拉近拉近感情。这一下算是挑开了崔轻水的话匣子,一顿饭的功夫,直接说的云松入了筑基境,算下来又是他赚了便宜。之后便是像个死循环,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成了忘年交。

这云松还有一点很有趣的就是,总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讲究。就如同这传话一样,明明和崔轻水互相在探天镜上互相留道符印就能解决的事,偏要找个童子,这童子再带着个法器听他命令,然后再传话。

和崔雨说了一声后,崔轻水就御剑去国都了。和熊国比起来,昌国的皇宫就要规矩多了,前殿后宫,宫殿皆有主副,假山园林一应俱全,这才是崔轻水记忆里的皇族居所嘛。

再说这食物,熊国的粗犷便捷,大多是事先处理好的半熟烤肉或凉菜,要用时稍微蒸烤一下即可。昌国就讲究多了,要的是个鲜、细、嫩、淡,做起来颇为麻烦,以至于崔轻水都坐位置上了桌上还只放着酒水瓜果。

好在两人也不是为了美食而会,有美酒作为点缀即可。对饮几杯过后,云松开口道“崔兄可有关注陆天佛之一系动向?”

“我管他们做甚?”崔轻水往嘴里一颗接一颗的丢着葡萄大的青枣,这可是皇族特供,味道没的说。

云松文绉绉的用签子叉起一块芭乐,道“前些日子,陆天洲有个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