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追寻韩愈(2 / 3)

贩夫全神录 山原 76 字 2020-12-07

上来热面,四人一边吃,漆雕平复又将薛仆射兵分两路的护卫计划,给韩彻讲了一遍。

韩彻十分感动,说道:“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里,是个好计策。多谢薛仆射考虑周全。今夜住下歇息,明日早早去赶。哥哥他们不会走得太快,你们快马加鞭,追赶没有问题。”

基本情况问清楚了,漆雕又安慰四哥不要着急,今晚好好在侍郎府睡一觉,明天天不亮就走。到明天傍晚,肯定能赶上。

文烈也明白了详细情况,只好同意住下。韩彻安排四个人住于客堂侧室。

次日卯时,四位齐刷刷起床。天还不亮,为什么起这么早?

他们都是淮西节度帐下的将官,多少年来习惯了点卯。因此,不用谁叫,自然能够早早起床。

临行,韩彻又给了漆雕又漆雕平复一柄昆吾剑,这是他的防身之物。

此剑除了削铁如泥,还有一个好处,无论怎么用,都不会折断。也可以盘在腰际,只要抽出来,立即一弹而直。

此剑有雌雄两柄,是当年上柱国郭暧赠给韩侍郎的。韩侍郎将雌剑转赠韩彻,自佩雄剑防身。侍郎只要见到昆吾剑,必然知道是自己人。

漆雕又感谢不尽,将宝剑好好收起。

韩彻看丁开班独臂,心生怜惜,又取出一条链子铜锤相赠,授了基本用法。这条链子铜锤虽只有十二斤,但他是软兵器,一旦缠绕住,霎时间夺了你的兵刃。锤头拐弯,打得你骨断筋折。

丁开班跪谢,四人与韩彻洒泪而别,去追赶韩侍郎。

却说韩退之出使成德军,于昨日卯时过启程,一天走了三百里,到了河中府。一行五人并没有打扰河中府尹,而是住在邮驿,今日还按卯时开拔。

但见韩愈韩退之,现任兵部侍郎。身穿四品大员官服,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圆领窄袖袍衫,腰系十一銙金带,头戴平巾帻,腰佩银鱼袋。

五绺花白胡须,稀疏垂下。双眉上挑,面堂红润。身腰硕大肥圆,佩昆吾雄剑,骑一匹白龙马,将马压得忽闪忽闪的。一路赏花看景,不疾不徐,向太原府进发。

前锋开路、殿后的卫士,是当今天子从大内配属的尉迟甘、哥舒容。张旗的、捧符的是韩愈的属官唐挥、郭骏。

四位都在三十岁左右,正值年轻力壮。

尉迟甘,字襄扶。先祖尉迟敬德,是我大唐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生的白白净净,终于为有名的黑炭团先祖争了光。

哥舒容,字共利。正是名将西平郡王、检校左仆射哥舒翰的孙子。哥舒翰是吐蕃王朝的克星,西部边陲的百姓有口皆碑,唱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可惜啊,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死于杨国忠的瞎指挥。

唐挥、郭骏都是明经及第的举子,兵部属员。

尉迟甘问道:“侍郎,咱们从河中府到太原府还有九百八十里,需经过绛州、晋州、汾州三地。计划什么时候到太原府?”

韩愈在马上沉吟一阵,说道:“按四天吧,这里路途崎岖,稍微放慢一点。今晚还不进绛州城,住正平县邮驿。”

“得令。”尉迟甘打马而前,远远探路。

中午赶到了猗氏县北孤山之下的孤山乡,简单用饭。

歇息一个时辰,继续赶路。过了孤山,就是绛州万泉县。不及多看,继续往前走。

快要黄昏,到了柏壁乡。一问路人,说是到正平县还有二十里。

唐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战就在这里。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屯兵,平定了刘武周、宋金刚,俘杀数万。还得到了一员擎天柱。从此河东平定,奠定了大唐基业。

韩愈叫住前面的尉迟甘,笑道:“我们到了柏壁,你知道这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