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1 / 3)

020年12月29日到2021年1月1日,中国出现影响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寒潮天气,中国从北方开始经历了一波强劲的降温,到1月6日时,北京出现196c的低温,这是1966年以后的最低数字。

这温度,这风,感觉在催命

(参考中国气象局)

冷冰冰的数字体现在日常生活上,就会变成冒冷气的鞋底,回家路上冻裂的生鸡蛋和粘手的铁栏杆。结合能把猪刮上天的风口,让人不觉产生这样的怀疑——说好的全球变暖呢?

极端天气现象的成因很多,很难一概而论,众多条件还会互相影响,这就导致真实原因往往无法直观感受到,甚至与直觉完全相悖。就说今年的寒冬,其实恰恰部分源于全球变暖,是不是很反常识?

极地涡旋的作用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前年冬天美国人也被冻坏了。2019年1月,整片五大湖区的平均气温降至34c至40c,芝加哥附近的气温甚至一度降至46c,从五大湖区到新英格兰无不受到这次超强寒潮的影响。

那一次是由于极地涡旋南移

让美国人民体验到了一把北极生活

急冻模式下的五大湖(2019127)

那次寒潮造成了2000多个航班停飞,多处公路停运,为保证铁路运行安全铁轨旁边甚至生起了火。相较而言中国这一次的寒潮还不算特别过分的。

天气现象的成因非常复杂,表面上我们很难将横跨整个地球、时间相距两年的两次大范围降温的成因联系在一起。但是理论上说,两次寒潮背后,都有冰盖融化导致极地冷涡南移的关键影响,甚至可以说二者不是孤立事件,都是上述气候变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一般人很难想象地球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运转

但事实就是如此

在正常年份,北极的海冰面积在3月份时到达最大值16000000平方千米,9月份时经过一整个夏季的融化,到达最小值7000000平方千米。因为海冰的反照率远远大于海水,所以冬季时可以反射而不是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夏季则相反。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冰盖与海水之间的切换,对全球气候都能起到影响,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影响尤其明显。

夏季和冬季差异很大,这是一个巨大的调节系统

冰盖减少会造成大气环流的异常,重要表现包括向极温度梯度减弱(因为北极自己的气温上升了),大陆上空纬向西风减弱,西伯利亚高压增强等等,而后者对中国冬季气候来说至关重要。

19822007,北冰洋较厚冰层逐渐减少

此外,极地涡旋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它是大气高层的紧密旋转气流。漩涡可以将极地温度极低且密度较大的空气,一直通向上空的平流层,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北极地区。

它的形成源于地球高低纬度之间的气压差(也就受到温度差的影响)。北极与赤道的温差越大,极地涡旋也就越稳定,越能将冷空气锁定在极地。

这相当于是一个单中心的极地涡旋

如果分裂为多中心的涡旋,北美和东北亚就要小心了

其实极地涡旋南北极都有,但是南极大陆更冷,周边陆地更少,涡旋更强更稳定,目前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而在陆地占比比较大的北半球,气流交换的干扰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北极极地涡旋的受干扰因素更多。

北极地区的周边状况显然比南极地区要复杂得多

一旦极地涡旋偏弱,留出的空间就会被较为温暖的气团北上占据,挤压极地涡旋原本的空间。受到挤压的极地涡旋影响范围就变得不再稳定、规则,北极气团就可能被“挤”到更靠南的地方。

严重时,极地涡旋本身也会发生分裂。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