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抽丝剥茧(1 / 2)

“这沛县有叛匪吗?”

邓演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

“有,在微山湖里,是水匪,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渔民,撑船下水都厉害得很。”

随行的龙麟卫密探有十多人,为首之人名为阎春,属于盗门的弟子,其余人等大多数都是后来发展的。

“这水匪数量有多少?”

“也不是太多,就两千多人。”

闻言邓演也觉得不太可能是被这些水匪困住了,一来双方人数太悬殊,二来武陵蛮本就常年生活在云梦泽中,水性并不比这里的匪徒差。

所以本地水匪在湖中的优势,是不存在的。

“沛县的县令怎么说?”

“他们已经派出了大量人手帮忙寻找,还张了榜,谁能线索,就有重赏。

不过用处不大,没什么有用的线索,那些乡民为了讨赏,很多都是故意谎报情况的。”

阎春摇摇头,表示沛县官府爱莫能助。

在大汉帝国,沛县可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整个大汉的起源之地。

至今这里都有高祖祠,张良冢,还有戚夫人庙等等古迹。

沛县人基本上自我感觉良好,牛皮哄哄的,若是出门遇到外乡人,又很不幸发生了争执。

一般都不屑置辩,只拿白眼望天,冷哼一声,“吾乃祖龙之地乡民,尔等不过无知小民罢了。”

大汉朝廷对于沛县人民也很照顾,经常会进行减税之类的抚慰行动,而且沛县每年都会举行高祖的诞辰庆典。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应该安居乐业,怎么会也有匪徒出没呢?

“沛县的水匪大多不是本地人,而是相邻的留县,戚县和薛县人,他们聚啸湖上,四处流窜犯案,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

阎春叹了口气,“我们派出去的人,估计有很多都是被他们给劫走了。”

邓演负手思索了一会儿,总觉得这件事情怎么看怎么透着诡异。

“沛县的县令是谁?”

这个阎春早就做足了功课,立即双手奉上资料,邓演接过来匆匆浏览了一遍。

沛县的县令名黄辽,荆州人氏,出身普通的富豪之家,举孝廉出身,初为舞阳县令,后升任南郡太守。

后因受梁冀案牵连而罢官,但短短一月不到,便起复为沛县县令。

邓演直觉此人身份可疑,但资料并不细致,无法弄清楚内情。

“传讯京都,彻查黄辽身份,尤其是他起复的内幕。”

“喏。”

阎春早接到杨俭的命令,让他无论何事都必须无条件听命于邓演,并负责他的安危。

“今晚你们派人夜探县衙,看看这黄辽有没有什么特别举动。

记住,只是探听消息,不要打草惊蛇。”

对于邓演不去找水匪,反而怀疑县令的行为,阎春自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他聪明地没有任何质疑,反而立刻拱手听命。

甚至当即决定亲自出马去执行这个任务,毕竟他是盗门弟子,探听消息要比其他人更合适些。

阎春走后,邓演拿着龙麟卫搜集来的各种资料,开始仔细地阅读对比,试图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来。

末了,他又拿出了豫州的地形图,开始仔细端详。

邓演自然是不信有什么妖邪之事的,但在平原上,两万人的军队,无论如何也掩藏不住。

所以,唯一的可能,还是只有微山湖的数百里水域。

汉代的微山湖,实际上与后世完全不一样,并没有那么广阔的水面,而是由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组成。

其中河网密布,十几条河道再加上星罗棋布的湖泊,导致地形十分复杂。

沼泽地段的年代也并不久远,自汉武帝时期黄河绝口,夺泗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