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打络子(1 / 2)

重归锦绣田园 应七美 2190 字 2020-09-28

黄秋月头顶着一个小揪揪指着自己的衣服下方,“七姐,这里还要个小鸭子”,一身桃红色的衣服更衬的黄秋月小脸嫩白。

“七姐,我的衣服要绣朵花,就绣一朵蜀锦花”八姐在一旁缝着自己的裤子跟着说。小八姐现在也会缝衣服了,可只能缝裤子上衣还不敢缝。

“行,把这些活做完了再给你们绣,来小九先把衣服脱下来,我把袖口收了”

衣服的袖口跟裤口都没有收,都是做长了一些。等到明年秋天还可以放出一截接着穿。七姐麻利的量好长度就给小九把衣服又脱了下来。

“就会给你姐找事干,”黄吴氏在炕梢缝着棉被对黄秋月说道。

没有被罩就是麻烦!快过年了,黄吴氏把家里的棉被都拆洗重做。

“娘,我帮你做棉被”。“你就在一边玩吧!你可别给我捣乱了”

“娘我也想帮娘干活嘛?”“不是给你一团线,你要学打络子吗?”“唉,打络子也挺难的”。黄秋月坐在上皱着眉头小声说道。

“小九,你不是说要给爹打一个络子吗?这就要放弃了?爹还说过年的时候就带你给打的络子呢。”七姐一边做活一边笑着对黄秋月说。

“我没有要放弃,我要做最好看的络子给爹。哼!我还要给娘姐姐,哥哥都做”。“那我们可得等着小九给打的络子了!”

其实黄秋月上辈子做过中国结,只是给忘的七七八八,这两天已经摸索的差不多了。

没有工具实在是不好弄啊!在现代做中国结,黄秋月是拿了一个纸板,钉了几个大头钉先把线固定好了在缠绕。

想让黄爹给做一个,又怕爹娘人怀疑。家里有很多木板,黄爹就是做木工活的,废弃的边角料都当柴火烧了。

黄秋月拿起一根线对折夹在了食指和中指间。这样线的上方就形成了一个环儿,下方的一根线加在了食指和大拇指之中。另一根线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中。三个环儿初步就成功。

“娘,九哥今天就该回家了吧?明天学堂就放假了。”八姐问。

“嗯,已经跟你大堂哥说过了,你大堂哥回来的时候给你九哥捎回来”。

九哥平时就住在学堂,秦举人在考上秀才的时候就一边读书,一边教了几个学生,考上举人之后就没有再往上考,在镇上买了一个二进小院,把家搬到二进小院后,就把原来住的房子改成了私塾。

大堂哥是爹的大侄子,比爹年龄还大一岁。

爹的大哥也就是黄秋月的大爷手很巧,像篮子、簸箕、筛子、背筐,笤帚、…等都会。大堂哥哥几个也从小和大爷学了这一手艺。逢集就去附近几个镇子卖。这不快过年了嘛,正是好卖的时候。最近几天每天都要去镇上。带的东西也多,都要到下午才能回来。

“可算是做完了,这两天做这几床被子弯着腰比种地还累。”黄吴氏抖了抖被子说。”

“娘,我给你捶捶!”黄秋月一只手里还缠着中国结噔噔噔跑到了黄吴氏跟前。“不用你锤,娘下地走动走动就好了。你这小手给娘挠痒痒还差不多,哟,你这缠的是什么呀?”

黄秋月嗖的一下把小手背到后面。“我编好了再给娘看”。“行,那你就做好了我再看,娘下地活动活动正好做晌午饭,你爹今天给贾老蔫家打五福柜又不在家吃饭,中午咱就吃白菜炖冻豆腐。再贴几个玉米饼子。”

主家出木材黄爹一般都是上门去做,中午管一顿饭,像这个五福柜外村人要做是300文,本村人收280文少收20文。黄爹做的快两天就能做完。所以黄爹在村里的人缘很好。

中秋过了之后黄爹基本上就没怎么闲着,这两年风调雨顺,农村人基本上都能吃饱饭,成亲嫁娶只要家里不是那么穷的都要做两件家具。再加上秦老木匠这两年也不做木匠活了,把镇上的客户都介绍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