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不是想区别对待(1 / 3)

随着春节的来临,人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见沿途的商家,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悬挂起了代表节日来临的元素,比如说福字,比如说中国结等等。

忙碌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在这个时候光明正大的停下前进的脚步,喘上一口气,为来年奋斗而蓄力。

平时扣扣索索节俭过日子的人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充面子还是难得休息,也都大方起来。

商家为了赚这波红利也是大开脑洞,各自营销方案是层出不穷。常用的有打折、买几送几,购物卡等等,薄利多销,当然赚的并不比平时的少。

人们在这样活动促销下,也是享受到了福利,虽然商家都是再赚,但至少比平时少赚了那么几块钱,再说大过年的谁不买几件新衣服穿!

良性的互利,让这个循环是无限的进行下去。

按道理来说,这种景象大家应该都是一副高兴的模样。可偏偏有人高兴不起来。

嫉妒心爆裂的叶浒这段时间以来,感觉自己身体是每况日下,又挨着情面不好意思去医院瞧瞧,只能靠着虚弱的身体硬撑下去。

从看见恨不得吃其肉,饮其血的曾浩上电视被采访的时候,叶浒的心情就开始变得不好起来,想到自己混了这么多年,就是当会长期间都没能捞到一丝半点的电视采访,除开状告媒体的时候,被特殊待遇,上过一段时间的花边新闻,为数不多正经报道都是当的配角,还是那种可有可无的角色。

而曾浩却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了代表,而他却是被代表。斗来斗去自认为并不比任何人差,更不能比曾浩差。

现在叶浒是全身心肝脾肺肾都在痛。

当又一次得知曾浩竟然被央视看中,派来记者采访,后面还要在央视播放,叶浒第一次生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当时正在陪有生意来往的合作者喝酒的时候,聊到了这里,这位合作者是一脸推崇,满嘴的佩服,叶浒是第一次白了脸。

当然对于叶浒气量小的事情,曾浩只想表示这不是行业都知道的吗?现在曾浩那有经历顾及他这里。

时间熬到年底,曾仁民终于是在腊月29的时候,祭拜完先人赶到了蓉城和母子俩汇合。

一家人对于那天曾浩在县城家里对亲戚的行为都选择闭口不言,安心在蓉城把今年这个念头过完。

一年到尾,一年开头这流程还是和以往一样不能少,祭祖先、贴对联、团年饭、守岁、初一拜神这些虽然今年换了一个地点,不变的还是这些千年一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习惯。

初二一家人拿着昨天在外面买的礼物,由曾仁民开车回县城刘凤的娘家。

这次回去,大家的热情劲比以往来得更加猛烈,一家人到地,见过礼后舅母就拉着曾浩的手一直想把她娘家人那边一个岁数差不多的侄女介绍给他。

“十里八乡一枝花,温柔贤惠屁股大,洗洗涮涮勤劳劲,赖名待嫁好养活。”

还好老舅接完礼物放好后及时出现在曾浩面前,把舅母是一顿乱

(本章未完,请翻页)

骂给说跑了,不然香馍馍曾浩还要遭受折磨一段时间。

没过多久,刘家嫁出去的女儿都带着丈夫,牵着儿子(女儿)回到了刘家。

丈夫们见礼后很是自觉的挽起袖子开始捣鼓着中午饭,帮着涮碗的涮碗,剥蒜的剥蒜,摘菜的摘菜,切菜码菜的这个时候也自觉拿着菜刀站在案板旁边,有抽烟的这个时候嘴上叼着一只烟,不抽烟的嘴上也没闲着,虽然各做各的,但是这聊天的热情可没有减少一丝。

咋眼一看,洗碗、厨师、打荷、墩工、配菜、杂工一应既全。要是再来个厨师长的话,一套餐厅后厨班子便算是配备齐全了。

从这里就能看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