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血债血偿(2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517 字 2020-06-22

,可以解释为个人恩怨,但上表劝进这种事情怎么样都说不过去了。

当年口口声声说尉迟迥、宇文亮、王谦是乱党,要协助辅政丞相杨坚,铲除叛逆扶助大周,结果杨坚要篡位,你们这些大周忠臣却来个上表劝进。

朝廷肱骨,成了最大反贼之一,说来说去就是为了家族利益。

为了家族,错了么?

不算错,但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愿赌服输。

于翼及其几个兄弟已经病故,而李穆也已经病故,但不代表着两家此时可以避免清算,杨坚以隋代周,宇文家被杀得血流成河,所以作为最大帮凶的于家和李家必须付出代价。

血债血偿!

杞国公宇文亮、世子宇文明,作为仅存不多的周国宗室,血亲复仇不需要请示朝廷,此时长安城内李家和于家的男丁,无论老幼均已弃市。

唯独李穆那个已经被逐出家门的儿子,沦为平民艰苦度日的李荣,没有被株连,当然最后是否需要惩处,得看朝廷的决定。

而长安城里的杨氏一族,自然在劫难逃,杨坚夫妇身亡,太子杨勇战殁,其幼子杨俨“受惊吓”而死,杨坚幼子汉王杨谅被俘,自然躲不过那一刀。

杨隋宗室死的可不光这些人,周军攻打长安当晚,宗室率领禁军在城中弹压起事的内应,后来又和周军激战,带兵的宗室最后俱已战死。

其中包括杨坚族父右领军将军杨处纲,堂弟河间王杨弘,族子广平王杨雄。

周军入城后攻打皇宫,又有统领禁军的宗室战死杨坚族弟车骑将军杨子崇,河间王杨弘之子杨庆。

长安城里如今还活着的杨氏,就是杨瓒父子,及其侄子杨智积,他们勉强有活着的理由,但最后的命运要等朝廷来决定。

这已不是宇文明考虑的问题,杀了如此多的人,胸中憋了六年的愤懑之气已经出了大半,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守住长安的问题。

长安人口众多,每日耗粮不知凡几,虽然有粮仓,但这般耗下去不是办法。

而众多的官员及家眷又住在城里,加上起府邸仆人甚至部曲,这些人目前看起来很老实,但心里怎么想还说不一定,是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但总不能杀光,而控制长安的周军算是孤军生入,只是靠着蓝田和武关道保持联系,一旦城外隋军行动坚决起来,长安化作孤城,再想退可就退不了了。

事情很微妙,算算日子,隋国的宗室藩王也差不多有人该赶到长安,城外的隋军再怎么观望,此时也得行动起来,双方交战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之后局势的走向。

周军胜,隋军军心大约就散了,墙头草们也该拿定主意“反正”;隋军败,那长安是守不住的,城内周军能不能退入武关道还是个问题,周隋两国的大战还得持续下去。

长安,能守得住吗?未完待续。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