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元老院的惊慌(3 / 4)

大魏霸主 tx程志 5246 字 2020-06-11

乱不堪,他们又重新以胡族自居。在魏国各种政策向汉民族主体民族倾斜时,他们又自觉的改为汉姓,穿汉服,说汉话。

比如,西域温宿国以温宿为姓的胡人,就立即改汉姓为温,并且冒充太原温氏一族的分支,而辽东奚族,而举族改汉姓为习姓。而杜得拉特部,则举族改为杜氏。通常这些胡族改为汉姓,都是以部落名的第一个字,如果第一个字没有汉人百家姓氏,则改为同音姓氏。

魏国不管这些胡人是真汉人还是假汉人,只要更改了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遵守魏国法律。就视为汉人。

在冉明穿越的那个时代,天朝却采取了非常可笑的化汉为胡的民族政策,由于各个方面都向少数民族倾斜,比如升学、工作、高考以及计划生育,税收等方面,少数民族享受着超国民的待遇,不少汉人家族则利用政策漏洞或走后门关系,所以许多人见有利可图就纷纷改民族换祖宗,一开始只是图个眼前利益而已,心中并无自己是少民的意识,但到了两三代人以后,久假成真,民族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

与后世那种可笑的“化汉为胡”相反,这时魏国的政策则是以切向化胡为汉而努力,或许那些胡族百姓一开始是贪图眼前利益,当然这种化胡为汉,一开始也是假的,不过由于大部分人本身的长相就是黄皮肤黑头,更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胡汉混血,所以“假装”起汉民来容易之极,将衣服样式变上一变,发型变上一变,语言变上一变而已。

本来汉族就不是一个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民族,而统一的民族就有统一的民族信仰和价值观,可是非常可笑的是后世那一套政策却偏偏是挥刀自宫,结果汉人基本上得罪光了,而胡人则变着法的造反。

魏国修改的国籍法案一出台,魏国奴隶风气和工作效率则突然增加,几乎不用鞭打,他们也会自觉的努力工作。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国籍可比后世美国的绿卡含金量高多了。冉明相信,光依靠杀戮是无法解决民族冲突问题的,像后世美国的种族歧视是事实上是影响社会和谐的。

“陛下,臣其实已经得知长沙衡山县事变的始末了!”皇家特卫校尉李业道“事实上此事是都察院和内阁暗地里主导的,目的就是把顽固百姓从原籍迁向西域或南洋!”

原来,随着魏国的版图越来越大,而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所以这个时候移民工作越来越难做,冉明的政策就是移民实边,可是百姓却不愿意移民,哪怕是现在移民工作组已经把移民条件放宽到了房屋免费,耕地每人补偿十倍,既在原籍拥有十亩田,可以移民地获得一百亩,如果在原籍拥有六十亩田,则可以在移民地获得六百亩。而且耕具、种子、包括移民路上的所有费用都是政府承担,可是那些百姓也不愿意移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都察院就开始误导百姓对立官府,然后采取强制手段,把百姓从原籍迁移到边地。而衡山县因衡山民变,因内阁做出了严惩,所以此次打击面非常广,无论是声援衡山李氏的仕人还是衡山李氏的亲眷,共三千五百余人,全部发配它乾城以及姑墨等地。

冉明初闻此事也是非常生气,可是现在看来衡山事变根本就是内阁和都察院联手利用了萧乐子,设了一个局。其实这个局和冉明当初驱狼吞虎简直如出如出一辙。当初冉明为了获得秦凉控制权,就采取驱动宇文忔在前面开路,而冉明则率领大军在后面收拾残局。如今安西军在西域的行动,也是如此。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内阁和都察院这么做是违法的,可是不这么做,移民工作根本无法完成。

冉明道“衡山民变死了多少人?”

李业道“内阁和都察院倒没有敢草菅人命,事实上包括衡山县令张淳在内,所有的死者,其实都没有死,他们只是受伤,对外宣称死亡而已。不过衡山李氏族老李敬宗以及他的三个儿子却畏罪自杀!”

“消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