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西域是一块宝地(3 / 4)

大魏霸主 tx程志 5335 字 2020-06-11

总参谋部开始计划组建安西军的工作,同时开始调集各种资源,侦察西域情报,制定作战计划。

而吏部也开始准备话庭州和楚州的官员工作,而户部则开始对西征和南征计划,核定兵部的财政拨款,总参谋部计划中的各种物资,又开始向国内各大工厂下订单。魏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快速的运转着,在这个时候,魏国又一件盛要正式开始了。

随着魏国版图的持续扩展,文官方面出现了大的空额,特别是巴蜀和东晋,那些官员只要起义的,只要没有太多的劣迹,基本上都是留任的。没有办法,魏国根本没有那么多出色的干吏。

要说当官其实不难,可是要当一个称职的官员却非常难,能当一个青史留名的好官,这更是难上加难。事实上儒家经典和实务没有什么关系,一个儒经再熟的才子,也未必会算帐,也未必会熟悉税收,和刑名,一个外行要想领导内行是非常困难的,外行能领导好内行那才是怪事。文章做得再好,基本并没有什么用处,关键是实干。

对于这次魏国全国科举考试,冉明亲自制定了考题范围,综合起来其实也就六大方面,既经史、农垦,匠造、贸易,财务,庶务。这六大块不要说熟悉,哪怕略懂一点,就可以当一个明白官。至于想当好官,当然必然精通这六大块的知识。

特别是司法方面,冉明准备把司法从各级主官的权力中剥离出来,专门设立法院,负责处理各级民事和刑事纠纷。将来基层三巨头就后世的公检法。

对于魏国第一次全国科举考试,冉明无疑是最慎重的。当然为了增加王猛的政治声望,冉明特别命王猛为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不过这个时候和明宋并不一样,没有什么座师之说。

“臣,何德何能!”王猛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惶恐,王猛道“陛下,这次科举主考官怎么也要仕林领袖或名扬天下的大儒担任主考官,臣……再说也没有经验啊!”

冉明道“其实主考官不难,只需要做到两点既可。”

“请陛下示下!”王猛忐忑的道。

“既公平,公正!”冉明道“公平公正说出来容易,可是要做到恐怕非常难,为了可以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获得头彩,那些人都非常不安份,魏国有资格成为主考官只要能排得上号的,几乎都收钱收得手软。”

王猛这下倒没有反驳,在冉明心腹嫡系中最有机会成为主考官的就是李贤了,王猛自己也知道论实务干才,李贤三个也赶不上自己。可是要说写诗词歌赋或写文章,李贤一个可以顶十个王猛。但是偏偏冉明命自己成为主考官。

冉明当然清楚王猛不像出身陇右李氏的李贤,李贤牵扯到了太多,哪怕他想公正公平,因为家中叔伯长辈硬压下来,他不从就是不孝,从了就是不忠。此时李贤真正体味到了什么叫忠孝难两全。

改革这件事情要循环渐进,急功冒进,那就是新朝王莽隋朝杨广了。事实上后世很多人看了历史,都在猜测王莽和杨广会不会是穿越人士。不论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的,至少王莽和杨广二人都是天纵奇才。

但是二人已经失败了,冉明不想重蹈覆辙。冉明一直非常清楚自己对未来的定位,这就是将魏国打造成一个工商业为主的国家,利用工商业庞大的利益趋使士族豪门改变兼并土地的习惯。在后世人们提出中国,总会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这个说法中,地大物博是站不住脚的,全球各种资源中也仅稀土这一项算是占据了绝对的垄断资源。其他都是自我粉饰。冉明现在就是利用魏国开始领先世界的科技力量和庞大的人力资源,为后世子孙,尽可能的获得可利用的资源。

作为一个后世大佬,更是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的掌门人,冉明在后世其实也涉足资源矿业,只是由于没有后台背景,能拿下的资源份额太小,而且都是别人吃剩下的。为了获得资源,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